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过刊目录

  • 2018年, 3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8-05-25
      

  • 全选
    |
  • 2018, 39(3): 171-1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然而,随着长时间的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业已成为临床医生所必须经常面对的棘手问题。因此,亟需开发对药敏型和耐药型微生物均有效的新型抗生素。然而,由于风险大、投资高、回报率低等原因,众多大制药公司已终止了抗生素的研发。即便如此,相对较小的药企及科研院所仍在坚持该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地成果。本文将着重介绍近年来处于临床后期研究阶段的抗生素候选物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更合理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2018, 39(3): 178-1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耐药性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耐药包括耐多药和泛耐药致病菌所引发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已成为临床医师所必需要经常面对的棘手问题。以氟喹诺酮为代表的喹诺酮类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但由于长期和不恰当使用甚至滥用,细菌对这类药物的耐药性也呈逐年上升之势。因此,研发新的抗菌药刻不容缓。其中,将其它活性分子或药效团通过适当的连接子揉合到喹诺酮母核的策略可能会获得活性更高的抗菌候选物,故此类杂合体在抗菌领域的应用引起了药物化学家的极大兴趣。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喹诺酮杂合体在抗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这类杂合体的构-效关系,并进一步指出发展此类杂合体可能是解决目前细菌耐药性的潜在途径。
  • 2018, 39(3): 186-1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革兰阳性菌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可引发多种系统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线抗生素对药敏型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仍不可或缺。但随着抗生素滥用现象不断加剧,新型耐药革兰阳性菌不断涌现,使得包括喹诺酮类药物在内的抗生素的药效不断下降。为克服耐药性,科学家有针对性的设计合成了数以十万计的喹诺酮衍生物,并评价它们的体内外抗革兰阳性菌活性。目前已从中筛选出若干具有潜力的候选物,进一步研究结果值得期待。本文重点介绍了喹诺酮衍生物在抗革兰阳性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这类化合物在该领域的构-效关系。
  • 2018, 39(3): 194-2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因此,研发新的抗菌药刻不容缓。氟喹诺酮是继头孢菌素之后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广谱、高效、低毒性化疗药物,除经典的抗菌活性外,氟喹诺酮还具有多种“非经典”生物活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向药物分子中引入金属离子可对药物的生物活性产生深刻影响。因此,金属螯合药物已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方向。药物化学家对氟喹诺酮金属螯合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了若干具有潜在抗菌活性的化合物。本文归纳了近年来氟喹诺酮金属螯合物在抗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研究人员寻找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提供理论依据。
  • 2018, 39(3): 201-2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核病(TB)是结核分枝杆菌(MTB)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据统计,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潜伏性TB,并有发展成为活动性TB的风险。更为严峻的是,耐药性的出现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TB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双重感染,使得TB的防控形势愈发严峻。众所周知,喹诺酮是一类应用极为广泛的抗生素,且其中的某些产品还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作为二线抗TB药物治疗耐多药TB以及对不能耐受一线抗TB药物的患者。基于此,科学家设计合成了众多喹诺酮衍生物,以期从中筛选出具有潜在抗TB活性的候选物。其中,某些2-喹诺酮显示出良好的抗TB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将重点介绍近年来2-喹诺酮类化合物在抗TB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归纳其构-效关系,以期为设计合成活性更高、毒副作用更低的2-喹诺酮类抗TB候选物予以启迪。
  • 2018, 39(3): 207-2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一个氟喹诺酮诺氟沙星问世以来,氟喹诺酮类药物发展日新月异。经过30余年的发展,氟喹诺酮已成为继头孢菌素之后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广谱、高效、低毒性化疗药物。氟喹诺酮骨架可供修饰的位点较多,在发现全新结构骨架愈发困难的今天,氟喹诺酮已成为各国竞相研究的热点结构骨架。除经典的抗菌活性外,氟喹诺酮的“非经典”生物活性不断拓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某些产品作为二线抗结核药物与其他一线药物联合使用,在临床上对治疗耐多药或对一线抗结核药物不耐受的患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氟喹诺酮在抗结核领域的研究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为寻找活性更高、疗程更短和毒副作用更小的抗结核先导物,药物化学家设计合成并评价了多个系列的氟喹诺酮衍生物,并得到了一些苗头化合物。本文归纳了近年来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在抗结核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着重探讨了这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以期为寻找氟喹诺酮类抗结核新候选物提供理论依据。
  • 2018, 39(3): 217-2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过各国科研人员和医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全球疟疾病例数稳步减少,死亡人数大幅下降。然而,疟疾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约一半人口处于罹患疟疾的风险之中,每年新增约2亿感染病例,数十万人因此丧命。抗感染化疗药物喹诺酮具有潜在的抗疟疾活性且可修饰位点较多,故这类化合物在抗疟疾领域的研究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兴趣。药物化学家有针对性地设计合成了多个系列的喹诺酮衍生物并评价了它们的抗疟疾活性,并得到了一些苗头化合物。但总体而言,这类化合物普遍存在对疟疾起效慢等缺点,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喹诺酮类化合物在抗疟疾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归纳了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旨在为寻找喹诺酮类抗疟疾新候选物提供理论依据。
  • 2018, 39(3): 228-2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两个或多个药效团嵌入到同一个分子中形成杂合体,以扩大药物的抗菌谱、增强对耐药菌的活性、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减少毒副作用的策略在新药研发领域成绩斐然。多个杂合体已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有望于近期为人类健康服务。三氮唑(包括1,2,3-三氮唑和1,2,4-三氮唑)及喹诺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新药研发领域常见的药效团。显然,将二者杂合到一个分子中可能会获得抗菌谱更广、活性更高的候选物,这也引起了药物化学家的持续关注。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喹诺酮-三氮唑杂合体及其生物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归纳了此类杂合体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2018, 39(3): 235-2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细菌感染是院内感染的罪魁祸首,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各国医疗系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环丙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药物,具有优秀的抗微生物活性、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安全性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然而,本品已在临床上使用了30年,耐药性问题愈发严峻。因此,亟需对其进行进一步修饰以克服耐药性问题。近年来,药物化学家设计合成了多个系列的环丙沙星衍生物,并评价了它们的抗菌活性。其中的某些衍生物显示出良好的活性,值得进一步开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环丙沙星衍生物在抗菌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讨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以启迪科学家做进一步合理设计。
  • 2018, 39(3): 246-2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2011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近6年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住院病人鲍曼不动杆菌相关资料,用WHONET 5.6及SPSS16.0软件分析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结果    在检出的71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临床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ICU)为主,占50.84%,其次为呼吸内科,占9.66%;标本来源分布主要为痰标本,占78.2%;在临床使用的抗生素中,除四环素类耐药率较低,其他包括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均>50%,特别是ICU科室,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非ICU科室(P<0.005)。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广泛、且多耐药、泛耐药趋势明显,不同科室耐药率差异较大,应加强对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0年创刊

主      办: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名誉主编:蒋建东

主       编:郭晓强

常务副主编:刘涛 宗志勇

副主编:张舒 李俊龙 吴小林

编        辑:《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编辑部

ISSN:1001-8751

CN: 51-1127/R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华冠路168号

邮编:610052

电话(传真): 028-84618974

邮箱: kssfc@vip.163.com

邮发代号:62-88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5100004000290

高被引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