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过刊目录

  • 2021年, 4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1-01-25
      

  • 全选
    |
  • 胡旭, 张雪婷, 周昕, 解雪峰
    2021, 42(1): 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分析国内外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相关政策及管理措施,旨在为我国抗菌药物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各数据库以及相关政府网站,筛选出和抗菌药物应用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尽管国内外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整治措施,但是目前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仍然十分严峻,各个地区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距离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还有一定差距,细菌耐药性问题广泛存在。结论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普遍存在,必须从完善抗菌药物管理项目着手,加强国家政策延续、医院科室分级管理、医护人员知识培训等,并补充我国在兽用抗菌药物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 贾雪冬, 王晓娟, 杨彦涛, 尹钊, 杜书章
    2021, 42(1): 8-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近年来多黏菌素注射液在儿童感染中的应用现状,为儿童合理地使用多黏菌素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以“黏菌素”、“多黏菌素B”、“polymyxin”、“colistin”、“儿童”和“children”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0年—2020年5月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mbase和Cochance libray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重症感染儿童使用多黏菌素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儿童使用多黏菌素注射液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且其主要不良反应肾毒性的发生率并不高于成人,但新生儿使用多黏菌素注射液需要加强对电解质的监测。结论    药代动力学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儿童使用多黏菌素注射液可能普遍存在剂量不足现象,使用大剂量多黏菌素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进一步进行评估。
  • 旷柳, 谢建平
    2021, 42(1): 14-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结核病仍然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威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的耐多药结核病则是2035年实现终结结核病的主要障碍之一。德拉马尼是近50年来成功研发并上市的抗结核新药之一。德拉马尼主要依据抑制枝菌酸合成的酶筛选获得,但是,其具体靶标仍然有待研究。本文综述前药德拉马尼的激活途径和基因、转录组效应、作用靶标以及化学合成,为进一步精准确定其药靶提供基础。
  • 葛丹丹, 祝玉, 吴谨准, 马晓波, 洪国粦
    2021, 42(1): 19-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患者血培养分离菌的构成及耐药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8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患者血培养分离菌构成比及耐药性。结果  359位患儿检出388株分离菌,其中革兰阳性菌株214株(55.15%),革兰阴性菌151株(38.92%),真菌23株(5.93%)。革兰阳性菌分离率前3位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革兰阴性菌中分离率第一位是大肠埃希菌,之后是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替坦耐药菌株少,部分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3.3%、25.0%。结论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患者血培养分离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应动态监测血培养阳性微生物和耐药性,重视临床用药的合理化。
  • 张梓岗, 于海娟, 戴晓玥, 夏雯, 丁龙坤, 席月, 张敏, 吴亮
    2021, 42(1): 24-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我院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携带blaOXA-23基因的携带情况及其诱导细菌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江阴市青阳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经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耐亚胺培南菌株100株,敏感菌株100株。通过多重PCR法检测上述菌株中blaOXA-23、blaOXA-24、blaOXA-51和blaOXA-58基因携带情况。通过PCR法扩增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blaOXA-23的ORF序列,构建过表达载体blaOXA-23/pYMAb3并电转化鲍曼不动杆菌(ATCC 17978),以硫酸卡那霉素和美罗培南共同筛选过表达blaOXA-23基因的菌株。采用稀释法检测转化blaOXA-23/pYMAb3载体和pYMAb3空载体的菌株对亚胺培南的MIC。结果    我院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均携带blaOXA-23,敏感株未检出携带该基因。RT-PCR法可检出转化blaOXA-23/pYMAb3载体菌株表达blaOXA-23基因,而转化pYMAb3空载体菌株未检出blaOXA-23基因表达。转化blaOXA-23/pYMAb3载体菌株对亚胺培南MIC为32 μg/mL,转化空载体菌株MIC仅为0.5 μg/mL。结论    我院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均携带blaOXA-23基因,可以作为耐药菌株筛选的分子标记。由质粒携带的blaOXA-23基因是诱发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的重要原因,在院感工作中需高度重视。

  • 邓世霞, 赵惠萍, 尹华, 贺秀文, 赵超善, 杨燕
    2021, 42(1): 29-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2017—2018年酒泉市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酒泉市四家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2017—2018年的临床分离菌株,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或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7年版标准判断结果,使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细菌414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98株,占16.8%,革兰阴性菌3448株,占83.2%。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23.6%和57.1%,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未发现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肠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高,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达45.1%,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18.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2.1%和12.6%。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1.9%和27.6%。结论    酒泉市细菌耐药性较全国偏低,但临床分离细菌已对多种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趋势不容忽视,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院内感染防控措施,同时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及时向临床通报监测数据,全面有效遏制耐药菌流行。
  • 王仕荡, 任洁
    2021, 42(1): 35-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滁州地区五所综合性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VITEK 2和E试验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根据CLSI 2018年标准判读结果,使用软件WHONET 5.6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收集到9932株不重复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950株(29.7%),革兰阴性菌6982株(70.3%)。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34.6%(409/1182)和69.9%(403/576)。没有发现葡萄球菌、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分别占46.6%(977/2096)和27.2%(318/1170)。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依然比较敏感,总耐药率为8.1%(351/4340)。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5.8%(556/996)和17.2%(123/715)。结论 定期进行细菌耐药监测有利于了解该地区细菌对抗菌药物整体耐药情况,能够更好地促进抗菌药物科学应用和院感控制。

  • 蒋桃, 刘火阿衣木, 吴治阳, 杨晓惠, 毛阿旨, 严一凯, 曹汴川
    2021, 42(1): 41-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四川凉山地区HIV/AIDS患儿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HIV/AIDS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儿,共21例。收集患儿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资料等。结果    21例患儿中,男童10例,女童11例,以7~10岁年龄段为主,HIV感染途径以母婴传播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咳嗽、咳痰以及发热、气促等。21例患儿中,有15例患儿的生长发育水平低于正常同龄儿。在合并机会性感染中,以细菌性肺炎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依次为结核病、肺孢子菌肺炎。双肺为支气管扩张的最常见受累部位,以混合支气管扩张为主。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四川凉山地区HIV/AIDS患儿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 张丽萍, 欧阳爱军
    2021, 42(1): 44-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替加环素是新一代广谱的甘氨酰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指南均不推荐用于8岁以下儿童。虽然替加环素被禁止用于8岁以下患儿,但给那些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尤其是医院感染患儿使用替加环素或许是一种挽救生命的方法。本文是一例替加环素用于2岁严重感染患者的超说明书应用案例分析,主要就替加环素的给药时机、给药频次、给药剂量、联合用药以及2岁小儿应用替加环素的安全性等问题进行探讨。
  • 杜金龙, 罗万鹏, 杜海燕, 唐春燕, 刘淑梅, 张岩, 谭延国
    2021, 42(1): 48-50.
    目的 探讨尿沉渣染色镜检联合显色培养法对尿液标本中酵母样真菌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 取尿培养标本共376例,以常规尿培养法的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尿沉渣染色镜检法联合显色培养法对真菌(以下简称联合法)的检出效果。结果 (1)常规尿培养中酵母样真菌阳性率为9.0%(34/376);联合法酵母样真菌的阳性率为6.9%(26/376)。(2)经配对卡方检验,联合法与常规尿培养法在检出酵母样真菌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鉴定酵母样真菌上一致性较高(Kappa=0.830,P<0.05);在常规尿培养法检出的34例酵母样真菌标本中,镜检联合显色培养法检出26例,符合率为76.4%(26/34),联合法比常规培养法至少提前一天鉴定出酵母样真菌。结论 尿沉渣染色镜检联合显色培养法与常规尿培养法对酵母样真菌的检出符合率较高,且能显著缩短检测时限,可作为常规尿培养法的补充实验。

  • 金晓, 范旭, 杨云仙
    2021, 42(1): 51-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肛周脓肿患者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药敏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医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38例肛周脓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肛周脓肿穿刺液培养检出肠杆菌科细菌的结果。结果 557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464株(8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157株(33.8%);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54株(9.6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1株(1.9%);奇异变形杆菌18株(3.2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1株(5.6%)。大肠埃希菌敏感率大于80.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厄他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大于80.0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厄他培南、环丙沙星、氯霉素、美罗培南、庆大霉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吡肟、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奇异变形杆菌敏感率大于80.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厄他培南、氯霉素、美罗培南、庆大霉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结论 治疗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肛周脓肿,经验使用抗菌药时,可选用头孢他啶、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对于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高风险的患者,需考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可能,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重症感染时首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进行抗感染治疗。

  • 王合珍, 程敬东, 徐应淑, 白国辉, 张磊, 陈永正
    2021, 42(1): 55-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药效团拼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结构新颖的青蒿素-苯丁酸氮芥酯,其结构由1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确定。体外抗增殖测试显示,青蒿素-苯丁酸氮芥酯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和人白血病耐阿霉素细胞K562/ADR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3.065±0.568和15.173±1.297μmol/L。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青蒿素-苯丁酸氮芥酯能够阻滞K562和K562/ADR的细胞周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 文随方, 朱峰
    2021, 42(1): 59-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中6-氧代辛伐他汀的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 Phenyl Hexyl柱(150×4.6mm,3μm),流动相A为0.02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乙腈(80:20),流动相B为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5mL/min,检测波长为290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0μL。结果 6-氧代辛伐他汀在0.02μg/mL~8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4%。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中6-氧代辛伐他汀的质量控制。

  • 李文莉, 朱小莉, 董娜, 张小林
    2021, 42(1): 62-S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抗坏血酸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注射青霉素钠含量的新方法。方法 对仪器滴定参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试剂用量、测定范围等影响因素以及反应的计量关系进行了考察。用0.01mol/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同步完成空白液Fe3+和反应液过剩Fe3+测定,计算青霉素钠含量。结果 测定结果与设定浓度相对照,样品纯度在97.12%~99.86%之间,回收率控制在97.19~101.80%范围内,RSD<2.27%,最低检出量达到0.02mg。结论 方法适合于注射使用青霉素钠纯度快速检测,也可用于课堂教学。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0年创刊

主      办: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名誉主编:蒋建东

主       编:郭晓强

常务副主编:刘涛 宗志勇

副主编:张舒 李俊龙 吴小林

编        辑:《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编辑部

ISSN:1001-8751

CN: 51-1127/R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华冠路168号

邮编:610052

电话(传真): 028-84618974

邮箱: kssfc@vip.163.com

邮发代号:62-88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5100004000290

高被引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