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过刊目录

  • 2021年, 4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7-25
      

  • 全选
    |
  • 陈杨,刘理慧,吴翠蓉,黄璐璐,黄俊红,程古月
    2021, 42(4): 193-203.
    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通过质粒介导在不同菌属中广泛传播,虽然该基因仅介导细菌产生低水平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但能促进细菌选择出高水平的耐药突变。qnr基因在人、动物和环境中被广泛报道,引起医学界的持续关注。本文主要介绍qnr基因的家族成员、遗传背景、流行特点、Qnr蛋白结构和作用机制,以期为qnr基因的深入研究和减少临床qnr基因的流行提供科学参考。

  • 柴霜,赵文卓,杨芳,王小清,于正森
    2021, 42(4): 204-208.
    抗生素也称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抗感染史上的里程碑事件。由于抗生素类药物滥用,致使细菌耐药性现象愈发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菌和泛耐药菌对人类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应对细菌耐药性的措施和发现新型抗菌药物日益紧迫,且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更好遏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并为抗菌新药研发提供借鉴,本文从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耐药机制及抗菌药物研发新动向三个方面进行概述。相信随着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管理措施的出台、新型抗生素的问世,细菌耐药过快增长的势头定会得到遏制。

  • 刘魁力,连宇航,于雪,李海燕
    2021, 42(4): 209-214.
    目的 系统评价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人工检索Google学术、百度学术等搜索引擎,查找有关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2011年2月-2020年10月。由两名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8篇,共1250例患者,其中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组(治疗组)624例,依达拉奉组(对照组)6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MD=-6.87,95%CI:-8.69~-5.04,Z=7.37,P<0.00001)、总有效率(OR=8.14,95%CI:4.88~13.58,Z=8.03,P<0.00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MD=18.89,95%CI:-0.32~38.10,Z=1.93,P=0.0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OR=0.51,95%CI:0.22~1.18,Z=1.57,P>0.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高于依达拉奉组。

  • 魏洋亿,李建国,李国宏,陈莹,刘丹
    2021, 42(4): 215-229.
    目的 评价低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出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低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是否能治疗慢性鼻窦炎(CRS)。主要结局指标是鼻窦炎专用量表评分(SNOT),次要结局指标为症状评分(平均分),鼻内窥镜评分以及CT扫描评分。结果 低剂量大环内酯类药不能有效降低SNOT评分;低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对照组之间就症状评分(平均分)没有显著差异;低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相比对照组能显著降低内窥镜评分;低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对照组就CT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药物至少使用12周能有效降低伴有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的SNOT评分;低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对照组相比并不能显著降低症状评分(平均分);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药物至少使用8周能有效降低伴有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内窥镜评分;低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对照组就CT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低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相比对照组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事件发生率。
  • 胡方芳,李红凌*,张华,罗振华,罗湘蓉,许永杰,蒲海,卢志顺,金婷婷,李琴,刘家玲,陈瑢,邢吉燕
    2021, 42(4): 230-234.
    目的 分析贵州某三甲医院2014—2019年近5年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bacteria,CRE)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自动化仪器MIC法、纸片扩散法(K-B法)和E-Test法结合对临床分离CRE进行药敏试验,并按2019年CLSI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做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9年共分离1163株CRE,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667株占57.35%,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134株,占11.52%。CRE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室(ICU,148株,12.73%)、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ICU,96株,8.25%)和急诊科重症监护室(EICU,87株,7.48%),以呼吸道标本(587株,50.15%)及尿液标本(187株,16.11%)来源为主。药敏结果显示CRE普遍耐药,其中CRKP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在90.0%以上;CRECO对阿米卡星敏感,耐药率仅为20.1%;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30.6%、41.8%。结论 CRE耐药情况严峻,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制定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并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 冯春晓,郭海鹏*,白光锐,徐莹,杨田田
    2021, 42(4): 235-240.
    目的 了解2014—2019年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老年患者临床常见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全自动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8年标准判读结果,使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老年临床分离菌109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3.22%;革兰阴性杆菌占76.78%。排名前5位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19.49%、克雷伯菌属16.04%、铜绿假单胞菌13.71%、不动杆菌属10.9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6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4.1%、72.4%,MRSA和MRCNS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各占53.0%和44.5%,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有6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5.2%、25.7%和28.4%。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耐药率低于10.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2.4%和73.7%。结论 多重耐药菌株在老年患者中的感染形势严峻,对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威胁,应重视细菌耐药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院内感染。

  • 陈瑢,许永杰,罗湘蓉,胡方芳,李红凌,蒲海,卢志顺,李琴,刘家玲,金婷婷,邢吉燕,张华*
    2021, 42(4): 241-246.
    目的 分析2014—2019年贵州省人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美国BD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仪及配套试剂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及E-Test法,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中M100-S29的标准执行,采用WHONET 5.6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2014年—2019年贵州省人民医院下呼吸道标本共分离23718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5.66%,革兰阳性菌占24.34%,前10位细菌依次为肺炎链球菌14.64%(3742/23718)、流感嗜血杆菌14.03%(3327/23718)、肺炎克雷伯菌12.78%(3030/23718)、鲍曼不动杆菌9.20%(2182/23718)、金黄色葡萄球菌8.66%(2054/23718)、铜绿假单胞菌7.87%(2182/23718)、大肠埃希菌7.18%(1703/23718)、卡他莫拉菌4.97%(1179/2371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70%(878/23718)、阴沟肠杆菌3.61%(857/23718)。药敏结果显示,MRSA检出率35.7%,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肺炎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在60.0%以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在11.0%以上,大肠埃希菌及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均低于5.0%;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以外的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在50.0%以上。结论 贵州省人民医院下呼吸道分离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率呈增长趋势,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医院感染防控。

  • 周锐,马丽霞*
    2021, 42(4): 247-251.
    目的 分析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0年5月确诊为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的血培养结果,使用SPSS20.0分析病原菌种类、科室分布及耐药特点。结果 172例医院血流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93株。病原菌种类: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7.36%,排在前三位的革兰阴性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科室分布:以肝胆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血液内科为主。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62.79%和8.33%;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以铜绿假单胞菌最高,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以大肠埃希菌最高。结论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喹诺酮类耐药情况以大肠埃希菌最为严重,建议临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 张可蕊,王宇驰,张颖*,李旭东,周安琪,张晓萍
    2021, 42(4): 252-256.
    目的 建立扎西他宾渗透泵控释片含量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为研发时的质量控制提供检测方法。方法 确定了扎西他宾的最大吸收波长和稳定性,采用HPLC法,以Welchrom®C18(250×4.6mm, 5μm)为色谱柱,25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2.2,加入1.08g/L 1-辛烷磺酸钠,混匀)-乙腈(v/v=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5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进样量为100μL,柱温为30℃,洗脱方式为等度洗脱。结论 建立的HPLC检测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扎西他宾渗透泵控释片的含量测定。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0年创刊

主      办: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名誉主编:蒋建东

主       编:郭晓强

常务副主编:刘涛 宗志勇

副主编:张舒 李俊龙 吴小林

编        辑:《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编辑部

ISSN:1001-8751

CN: 51-1127/R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华冠路168号

邮编:610052

电话(传真): 028-84618974

邮箱: kssfc@vip.163.com

邮发代号:62-88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5100004000290

高被引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