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过刊目录

  • 2022年, 4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5-25
      

  • 全选
    |
  • 胡彬, 钟睿, 刘道德
    2022, 43(3): 1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类大型体育赛事被迫延期或取消,给体育行业带来了重大损失,研究如何在有效疫情防控下安全地开展体育交流、发扬体育精神、倡导体育运动是每位体育参与者所希望的。本文结合疫情下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举办经验,探讨大型体育赛事防疫和医疗保障工作该如何有效进行,以确保赛事安全完成。
  • 黎小东, 吴文春
    2022, 43(3): 1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运动营养补剂在羽毛球运动员集训期的应用及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96名女性羽毛球运动员,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8)、观察组(n=48)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膳食营养补充,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运动营养补剂。对比训练后两组的三大营养摄入情况、体成分水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训练后两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训练前增高(P<0.05),脂肪较训练前减少(P<0.05);观察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对照组高(P<0.05),脂肪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训练后脂肪重(Fat mass,FM)较训练前低,瘦体重(Lean mass,LM)、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较训练前高(P<0.05);观察组FM、CK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LM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体重(Body mass,BM)、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睾酮(Blood testosterone,BT)水平较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营养补剂对集训期羽毛球运动员中的营养水平、体成分水平、生化指标水平均有影响,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促进代谢,提高肌肉能力,缓解运动疲劳,提升运动能力。

  • 宋维君, 廖远朋
    2022, 43(3): 1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文以40名国家手枪射击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6月28日起至2021年4月21日的982例治疗记录,探讨国家手枪射击队运动员常见伤病的损伤原因、损伤部位,分析其治疗与康复的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4月在国家手枪射击队常规训练和备赛过程中的982例治疗记录,由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随队康复治疗组通过问询和临床检查等方法记录运动员姓名、性别、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体能成绩、损伤发生阶段、损伤次数、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和治疗方法。结果 国家手枪射击队伤病主要发生在专项训练(40.22%)和体能训练阶段(20.30%),主要伤病部位在颈肩背部(16.22%)和腰部(16.89%),主要伤病为慢性劳损性伤病(53.21%)。结论 国家手枪射击队的常见伤病主要为颈椎病、颈肩综合征和腰肌劳损等,主要为颈肩部和腰部的慢性劳损性伤病,在治疗方面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损伤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以消炎镇痛、舒筋活络、活血化瘀和解痉止痛。
  • 周勋, 石阳, 刘派, 廖远朋
    2022, 43(3): 1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备战2021年东京奥运会中国射箭队2019—2021年的伤病数据进行分析,对中国射箭运动项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探讨,旨在为保障该项目的队医提供预防、诊断和治疗思路,以期减少该项目伤病的发生,提高队医对疾病的诊治能力。
  • 单继新, 刘俊财, 蒋夏天, 叶锐彬
    2022, 43(3): 1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一例郑氏伤科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射击运动员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通过分析其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使用郑氏伤科的推拿和针灸治疗并结合运动疗法训练其核心肌肉的肌力和耐力辅助治疗和预防,对其疗效展开研究和分析。结果 在未影响正常训练的情况下,通过郑氏伤科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后其腰部疼痛显著减轻。结论 郑氏伤科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射击运动员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有显著治疗效果。
  • 但晶, 檀亚军, 刘道德, 张仲阳, 胡彬
    2022, 43(3): 1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郑氏手法联合肩袖肌群锻炼治疗中国女子水球运动员肩痛的疗效;方法 将35名参加集训与比赛的运动员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8例,对照组17例,治疗组采用郑氏推拿配合肩袖肌群锻炼,对照组单纯采用郑氏推拿治疗,评价指标为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数据由SPSS19.0软件统计;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病程、专项训练年限及年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运动员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员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运动员间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员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且治疗组的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郑氏推拿配合肩袖肌群功能锻炼能有效缓解中国女子水球运动员的肩痛症状、改善肩部功能、增强肩关节稳定性,其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治疗。


  • 付志彬, 唐小梅
    2022, 43(3): 1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和训练中出现的生理过程,若疲劳过度,损害健康;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疗效确切。本文查阅相关文献,从运动性疲劳的中药内服及针灸、推拿、导引等外治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治疗方面存在的不足,旨在为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提供参考。

  • 祁栋, 胡毓诗
    2022, 43(3): 2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推拿对运动疲劳大鼠膝关节软骨退变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3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C组(空白组)、M3组(3 d模型组)、T3组(3 d推拿干预组)、M7组(7 d模型组)、T7组(7 d推拿干预组)。C组6只,其余各组每组8只。C组自然喂养,不进行干预;M组与T组均采用“运动疲劳造模方法”进行造模,T组于造模结束后采用揉法分别施术于双侧股四头肌及腓肠肌,并通过柔性纳米传感器量化手法力度在4~5 N范围内。主要观察指标:通过HE染色及电镜检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活性及含量。多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方差齐则采用LSD检验,方差不齐则采用Tamhane's T2检验。结果 1.形态学观察结果:(1)组织切片及HE染色:①C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②M3组:关节软骨结构不完整,局部关节软骨表层粗糙改变,浅层软骨细胞排列轻度紊乱,关节软骨表层有缺损表现,其他未见明显病理改变;③M7组:关节软骨结构不完整,局部关节软骨表层变得粗糙不整,浅层软骨细胞排列紊乱明显,软骨层变薄,软骨细胞坏死表现,关节软骨表层出现裂隙,其他未见明显病理改变;④T3组:关节软骨结构较完整,软骨细胞形态良好,软骨四层结构清晰且排列有序,未见明显表层软骨损伤及其他未见明显病理改变;⑤T7组:关节软骨基质着色均匀,结构较完整,四层结构较清晰,局部关节软骨表层不整,轻微缺损表现,其他未见明显病理改变。(2)电镜检测:①C组:软骨细胞呈卵圆形,且结构良好,细胞及胞膜完整,可观察到胞膜表面存在突起的微绒毛;细胞核及核膜结构完整,胞质内可观察到完整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复合体等细胞器,纤维组织排列整齐有序;②M3组:大部分软骨细胞发生肿胀,呈异常形态,胞膜上的微绒毛断裂,胞浆出现空泡化现象,细胞核形态异常,可见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腔隙增宽,线粒体肿胀,游离核糖体增多;③M7组:细胞形态异常明显,细胞膜边界模糊不清,胞浆内空泡化严重,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核膜模糊,粗面内质网扩张明显,腔隙增宽,线粒体肿胀明显;④T3组:部分软骨细胞轻度肿胀,胞膜表面的微绒毛变短,胞浆存在空泡化现象,细胞核形态异常,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线粒体轻度肿胀;⑤T7组:可观察到部分软骨细胞肿胀明显,细胞膜边界破坏,胞膜表面的微绒毛变短,胞浆内空泡化明显,细胞核形态异常,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线粒体轻度肿胀2.ELISA检测结果:与K组相比,M3、M7组大鼠血清中SOD活力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与K组相比,M3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升高,差异显著(P<0.05),M7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推拿疗法对运动疲劳大鼠膝关节软骨退变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

  • 杨立群, 王强, 周凌, 刘志杨
    2022, 43(3): 2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基于生物力学的整复-松解-强化方案干预速滑运动员骶髂关节功能障碍(Sacroiliac joint dysfunction,SLJD)的疗效。方法 以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速度滑冰国家队担任队医期间治疗的66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37例。年龄15~30岁,中位数23岁。采取基于生物力学的整复-松解-强化方案进行干预治疗,观察运动员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动作等指标,根据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RDQ)、腰椎功能评分(JOA)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运动员下腰痛缓解,骶髂关节压痛减轻,行走、坐、站等功能增强,疼痛激发试验阴性。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前为6.44±1.25,治疗后为1.35±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RDQ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前评分为16.55±2.21,治疗后评分为4.70±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JOA评分明显升高,治疗前评分为15.11±1.46,治疗后评分为26.42±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评定:好转6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6%。结论 基于生物力学的整复-松解-强化方案干预速滑运动员SLJD,能显著改善运动员疼痛症状及功能障碍,提升腰椎功能,减少复发率,值得在运动队推广应用。

  • 钟睿, 金红波, 刘道德, 但晶, 王润生
    2022, 43(3): 2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乘坐快艇引发脊柱骨折的受伤机制及诊断要点,总结诊疗经验,减少误诊漏诊率,并采取综合预防干预措施,从而降低该类事件发生率。方法 回顾2011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因东南亚旅游乘船所致脊柱骨折病例共32例,记录该组患者人口学特点、受伤原因、伤后至就诊时间,受伤责任节段及骨密度情况。记录诊治方法,治疗方法选择上,非手术治疗6例,经后路切开钉棒系统复位植骨内固定术8例,经后路经皮钉棒复位固定6例,经皮椎体成形术 11例,钉棒复位固定结合责任椎强化术1例,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均予抗骨质疏松治疗,出院后1、3、6、12月随访。结果 该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21例,年龄:48.4±14.6岁(19~65岁),年龄段小于50岁13人,50岁以上19人。其中3例骨量减少,12例骨质疏松。受伤至就诊时间6.6±4.5 d(1~24 d),受伤原因上下船时摔倒致伤3例,快艇上走动摔倒致伤7例,因颠簸致伤22例。其中骶尾椎骨折4例,下腰椎骨折(L3-L5)5例,胸腰段骨折(T11-L2)25例,其余节段1例(T8),其中4例患者出现多节段椎体骨折。该组病例治疗顺利,无感染及神经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椎体成形术患者4例出现骨水泥渗漏,为非椎管内渗漏,无任何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随访至少12月,未出现伤椎骨不愈。1例出现相邻椎体再骨折,1例12月复查时经皮椎弓根螺钉出现断钉,取出内固定,断钉留于体内,无特殊不适。结论 乘坐快艇出海因颠簸容易造成脊柱骨折,应谨慎选择出行工具,老年人尤其是骨密度降低的人群不建议乘坐快艇出行,一旦伤后出现剧烈疼痛及时就医,或者及时回国正规医院就诊,在未确诊之前减少不必要的负重,避免不合理的搬运造成二次损伤。

  • 温呈洪, 雷鸣鸣
    2022, 43(3): 2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专项运动,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数量正在以比成人更快的速度增长。本文探讨了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要点、治疗策略以及康复计划。这种损伤在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伴活动受限,关节失稳;慢性期主要表现为关节反复症状性失稳或伴发关节交锁症状。有别于既往非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策略,尽早地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能使青少年运动员获益最大,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骨骺年龄,适宜的、熟悉的手术重建技术大多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和较低的术后发育障碍发生率;系统的、分阶段的功能康复联合积极的心理干预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运动员重返赛场,降低二次损伤的发生。
  • 傅泽铤, 刘志杨, 丁海丽
    2022, 43(3): 2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短道速滑具有运动强度大、运动速度快的特点,同时运动员需要在膝关节屈曲位时进行训练、比赛,长期如此使得膝关节成为最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通过对短道速滑运动员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病因机制及运动疗法进行探究与分析,以期为短道速滑运动膝关节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提供参考与借鉴,对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预防和治疗常见运动损伤,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张亮
    2022, 43(3): 2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跟腱病是足踝部劳损性疾病中最常见病之一,临床主要以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为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跟腱病治疗的研究颇多,常用的治疗方法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因非手术治疗可降低手术治疗的潜在性风险,大多数患者及医者会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由于跟腱病处理不当会带来严重的后遗症,早期选择合适的处理,会有效的提高治疗疗效和缩短治疗时间,但是对其病的病因病理,以及不同治疗方式的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以跟腱病病因病理、治疗方式,对比分析跟腱病治疗的优缺点,旨在为临床治疗不同类型跟腱病提供更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0年创刊

主      办: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名誉主编:蒋建东

主       编:郭晓强

常务副主编:刘涛 宗志勇

副主编:张舒 李俊龙 吴小林

编        辑:《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编辑部

ISSN:1001-8751

CN: 51-1127/R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华冠路168号

邮编:610052

电话(传真): 028-84618974

邮箱: kssfc@vip.163.com

邮发代号:62-88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5100004000290

高被引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