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过刊目录

  • 2023年, 4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11-24
      

  • 全选
    |
  • 海梅, 何正有, 肖文艳, 罗光应, 马卫悦, 任思冲
    2023, 44(6): 3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药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其代谢酶对中药活性成分进行降解、结构修饰和转化,现代中药发酵技术是中药炮制学与生物工程学结合应运而生的一种前沿交叉学科技术。中药材经合适的发酵菌种和发酵条件处理后,发酵菌代谢酶可消化中药植物细胞壁以释放药物活性成分、生物转化中药毒副成分以降解毒副作用、生成更多生物活性小分子以提高药效。目前中药发酵技术主要分为固体发酵、液体发酵和药用真菌双向固体发酵三种方式。本文从微生物发酵原理、不同发酵技术和中药发酵应用现状,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中药发酵技术在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研发中的应用前景。


  • 张梦娜, 赵晓欧, 许祺珺, 孔令聪, 马红霞
    2023, 44(6): 3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困难与多重耐药、广泛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革兰阴性菌新型抗菌药物缺乏有关。为了治疗和控制鲍曼不动杆菌严重感染,新的用药选择不可或缺。佐剂通过增效抗生素,逆转耐药,克服了现有药物治疗的局限性。本文将可增敏鲍曼不动杆菌的抗生素佐剂加以汇总,拟为临床防治相关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 杨阳, 吴建国, 肖天兵, 黄余清, 贾蓓
    2023, 44(6): 3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尿路感染是全球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给全世界的患者及其家庭、医疗卫生系统和国家经济均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复发性持续性细菌感染随着抗生素耐药的增加而越发受到关注。尿路感染的持续和复发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与研究者,而多菌感染更是尿路感染诊断及治疗的一大难题。目前,在尿路感染的持续复发这一领域,临床上对多菌感染的认识尚且不足,本文就尿路感染持续、复发的机制及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所致细菌耐药、耐受的研究现状、危害和给临床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岑海燕, 吴建国, 陈燕, 熊杰, 贾蓓
    2023, 44(6): 3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基础疾病的增加以及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尿路感染率也不断增加,且大部分属于复杂性尿路感染,甚至大部分老年性尿路感染呈不典型症状甚至无症状,所以早期识别较困难。临床上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首的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其次革兰阳性菌、念珠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菌均可导致尿路感染,而这些病原菌大多存在固有耐药机制,导致抗菌药物选择受限以及发生重症感染而死亡的概率增加;临床上及时使用抗生素和避免不良反应至关重要,持续3~6个月的低剂量抗生素可预防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非抗菌药物的研究有望预防反复尿路感染。


  • 吕广云, 朱琳, 孙晓娟
    2023, 44(6): 3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生素常被非法添加至功能性化妆品中,不仅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利益造成严重影响,也扰乱了化妆品市场的良好秩序。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本文按检测的抗生素类别,对近年来非法添加的抗生素的前处理技术以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为化妆品中抗生素的检验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 潘敬科, 邬浩明, 王瑶, 胡旭麟, 唐璐, 李开南, 董志红
    2023, 44(6): 3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非愈合性并发症,主要影响因素有血管生长受限、神经再生困难、容易合并感染以及创伤面难以清理,会导致足部功能性障碍,严重者会导致截肢。开发高效新型敷料水凝胶是解决DFU有效的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提供伤口恢复所需的湿润环境、清除伤口渗出物、防止继发感染、还可促进组织再生,加速伤口愈合。水凝胶治疗DFU要求较高,本文通过敷料水凝胶的特点及类型,从生物材料的天然,合成及接枝改性角度,搭载纳米粒子、药物、及生长因子等探讨各种不同类型的敷料水凝胶,用于DFU伤口治疗,阐述敷料水凝胶治疗效果,为新型敷料的制备及研究提供指导。


  • 谢知言, 梁雨晴, 张敏, 廖涛, 伍文彬
    2023, 44(6): 3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临床多发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广谱抗菌药物大量使用,CAP病原耐药谱趋于复杂,使CAP的诊疗日益困难。201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感染学组发布《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中国指南),2019年美国胸科学会(ATS)与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2019 ATS&IDSA临床实践指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简称ATS&IDSA指南)用于规范临床诊疗。笔者综合中国指南和ATS&IDSA指南,重点探讨CAP抗感染治疗方案,将两者的差别和一致强调的内容进行比较,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吴玲玲, 周广飞, 田玉静, 许庆情, 黄麦华, 姜志平
    2023, 44(6): 4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泰安地区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治疗临床血流感染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2015—2021年血培养阳性的数据,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药敏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 7年间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5 3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1.4%(3 284/5 349),革兰阳性菌占35.3%(1 886/5 349),真菌占3.3%(179/5 349)。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27.5%, 1470/5 349)、肺炎克雷伯菌(11.3%, 607/5 349)、铜绿假单胞菌(2.6%, 140/5 349)和鲍曼不动杆菌(2.4%, 131/5 349)分离率最高。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5.7%, 306/5 34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9%, 211/5 349)为主。大肠埃希菌对酶抑制剂和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率均大于9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9.2%和9.5%。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均保持较高的敏感性。鲍曼不动杆菌除对替加环素敏感外,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率均低于3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 该院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加强血流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监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遏制耐药菌株的暴发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 田景艳, 李朴, 邓松
    2023, 44(6): 4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2021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分离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状况,以便指导临床医师科学合理地利用抗生素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MALDI BiotypEr质谱仪鉴定法和VITEK2全自动仪鉴定药敏仪以及配套的药敏卡、K-B纸片扩散方法、E试验等药敏方法及WHONET 5.6软件进行实验室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分离的3 985株非重复菌株,分离前十位的细菌分别是:肠杆菌目中的大肠埃希菌21.0%(835/3 985)、肺炎克雷伯菌9.9%(394/3 985)、金黄色葡萄球菌8.9%(358/3 985)、铜绿假单胞菌8.8%(349/3 985)、鲍曼不动杆菌5.8%(232/3 985)、 屎肠球菌5.0%(198/3 985)、粪肠球菌4.3%(170/3 985)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1%(164/3 985)、表皮葡萄球菌3.9%(155/3 985)、白色念珠菌3.4%(135/3 985)。葡萄球菌属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MRSA与MRCNS)检出率为MRSA29.3%,MRCNS为79.4%。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酶阳性菌为49.6%,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为0.9%。产超广谱酶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为34.5%,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为12.5%,由此可见大肠埃希菌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明显高于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为7.7%。鲍曼不动杆菌中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75.7%,米诺环素耐药率30.2%,由于方法学限制,不敏感的替加环素结果未出。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23.5%,敏感头孢哌酮/舒巴坦为72.2%、耐药率12.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9.3%。118株流感嗜血杆菌中有76.2%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形成耐药。结论 微生物细菌耐药不断蔓延,特别是多重耐药的细菌不断出现,应强化抗菌药品的正确应用与管理,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做好微生物耐药性监测分析工作,有效的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 张慧敏, 曹嘉欣, 何知恩, 赵杭 , 孙宝林
    2023, 44(6): 4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研究安徽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特征,收集了安徽某三级医院100株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以期为预防和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9月—12月期间,收集来自安徽某三级医院不同患者临床产生的10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通过Vitek2 Compact System 3鉴定分离株,并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本研究对10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做了17种抗生素的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高达93%。统计学分析法证明大部分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比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耐药率高;并发现28个ST型,ST59、ST6697分型数量分布最多,CC5检出率均高于其他克隆群。结论 安徽某三级医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和抗生素耐药性特征,抗生素耐药性特征可能与当地抗生素使用趋势有关。


  • 翟荣航, 王合珍, 张磊, 徐应淑
    2023, 44(6): 4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药效团拼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12个新型硝基咪唑—肉桂酸酯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HRMS-ESI确证。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表明,大部分硝基咪唑—肉桂酸衍生物都具有较好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其中1-氯-3-(2-甲基-5-硝基-1H-咪唑-1-基)丙烷-2-基(E)-3-(3,4-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酸酯的活性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制浓度为1.22 μg/mL。


  • 宋艳霞, 胡小爱, 陈启立, 马晓黎 , 何钢 , 李直
    2023, 44(6): 4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头孢雷特中的主要降解产物进行结构解析。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2个主要降解产物进行质谱分析,初步确认结构后通过TLC法、制备液相色谱法、化学合成等方法得到头孢雷特中2个未知降解产物单体,并进一步利用核磁共振(NMR)技术、质谱(MS)等进行结构确证。结果 2个主要降解产物分别为5-巯基-1H-四氮唑乙酸和(6R,7R)-7-[[(邻氨甲基苯)乙酰]氨基]-3-羟甲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结论 本研究为头孢雷特工艺生产和贮存条件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线办公
期刊信息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0年创刊

主      办: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名誉主编:蒋建东

主       编:郭晓强

常务副主编:刘涛 宗志勇

副主编:张舒 李俊龙 吴小林

编        辑:《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编辑部

ISSN:1001-8751

CN: 51-1127/R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华冠路168号

邮编:610052

电话(传真): 028-84618974

邮箱: kssfc@vip.163.com

邮发代号:62-88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5100004000290

高被引文章 更多
官方微信